来源:MBA学员整理

一、论文题目过于宽泛

所有问题中,被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“题目太大,不聚焦”。作为一个毕业论文,如果题目一开始就用《对于XX行业的研究》、《XX公司管理策略》,这种题目实在过于庞大笼统了,无法让阅读者或者是课题评委理解到底想要说什么。一个好的题目,是一篇论文成功的开始。

但是另一方面,如果过于细致的题目比如《XX公司XX部门的人才流失问题研究》、《基于胜任力模型的XX酒楼的领班培训体系优化研究》又似乎过于小,看上去没有给其他人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,完全属于不具备推广性质的个例。

比如《基于胜任力模型的XX酒楼的领班培训体系优化研究》可以改为《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餐饮业领班培训体系的优化研究——以XX九楼为例》,这样就既有行业学习和推广的意义,又有实际案例作为说明。

所以当时评委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,关于题目“既要聚焦,但是也要以小见大”。


二、没有问题导向

作为专业学位的毕业论文,无论是选择哪一种论文形式,都需要集中精力研究一个问题,可以是未被解决的问题,也可以是已经被解决的问题。

在论文或者是答辩的开始,就应当将问题进行充分的描述,描述方法可以参考黄金圈法则。

问题是什么?

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?

为什么想要研究这个问题?

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等等


三、不合适的理论以及模型

只有学习了工商管理,才能明白原来有如此之多的商业模型,我们经常听到的有SWOT模型,马斯洛需求模型,波特五力模型,PEST模型,其他相关的还有各种激励模型,绩效模型等等。

如果研究的课题和使用的理论及模型不匹配,则是研究的一大灾难,那么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将会遭到质疑。比如做一个绩效分析的时候,选用了一个期望理论、需求理论,那么不如选用KPI相关的如360评估模型。

当然,我所在的现场有一位师兄选择使用了7钟模型去描述分析他研究的问题,这就是模型使用的太多了,也是非常不合适的。能够深入地使用一种进行分析就已经很好了。

理论和模型没有是不行的,但是太多也不可取。

削足适履

四、较少使用数据、图表

即使是在重构满了文字论述的论文当中,数据和图表的使用也可以大大增强说服性和吸引力。当现场做答辩的时候,更是考验一个人的演讲水平的时候。数据和图表会让人觉得你的主题没有那么无聊。

如下图所示,即使只是两个或三个简单数据,一旦使用上图标,那么整个论文和答辩的风格就会更加的吸引人。所以论文和答辩中尽可能地使用图标是非常必要的。


五、不合适的论文引述

这一点点常被研究生们忽视,可能是因为本科的论文要求相对较低,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的要求会大大提高。

选择被认可的论文作为引述非常地重要,仅仅引用教科书是很不合适的行为,同样地,采用了不被认可的期刊杂志上的文章,在论文导师的眼中,同样是非常减分的行为。

在专业的老师们眼中,那种只要出几百块就可以公布一篇论文的杂志更像是一份“黑名单”,所以一定要在选择合适的论文引述,如果不知道,不妨先给你的导师过一过目。毕竟,因为引用了一篇备受争议的文献作,导致我们的毕业延期是谁都不想发生的事情。



六、直接反驳论文指导老师

在答辩现场,被指导老师提问是非常正常的事情。面对现场老师的问题,有部分经验丰富的同学会选择直接和老师争辩。

即便是知识渊博的指导老师当然也有自己的盲区,如果参与答辩的同学的确非常有底气,有理有据,那么可以和老师在探讨的态度下进行辩论。但是,对于大多数专业说是来说,其实无法像场确认到底是自己的认知不全面,还是老师的言论中出现了漏洞。

所以,如果出现到被老师的提问难住了,或者是和你的观点有了较大的异议,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复老师“感谢您的问题,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一个方面,您的问题给了我一个较大的启发,我回去一定和论文导师再深入探讨一下该如何修改。”

如果你和老师无法互相说服,场面一度陷入僵局,那么很有可能这一次答辩的结果就是“不通过”,分分钟被老师教导该如何做一个学生。


七、较差的现场表现力

作为现场展示,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将被老师考察,因此衣着、眼神、PPT制作都会影响到答辩是否通过。

不妨自己考评一下,在各个方面到底有着怎样的表现力,以下是我们同学们在讨论学姐学长们做开题答辩时的一个评分。

适合的手势,充分的目光交流,合适的衣着,良好的态度,美观简洁的PPT,都会给这一次答辩增色不少。

当然,如果票选出,现场的行为中最不被喜欢的一种表现,那么一定就是:一直照着PPT上面的文字,大段大段地读出来。答辩之前,做几次演练也是非常必要的,有效的方式。